配资实盘交易平台 固态电池投资风险几何?

发布日期:2025-08-15 21:00:32 点击次数:67

配资实盘交易平台 固态电池投资风险几何?

配资实盘交易平台

  有业内人士表示,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核心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火热布局的同时,企业也需注意“有技术但资金链较弱”的潜在风险,避免陷入发展困境。

  固态电池领域合作再掀风波。近日,安孚科技(603031)、蠡湖股份(300694)相继宣布终止与高能时代的固态电池项目合作。

  两家上市公司接连终止固态电池项目合作,无疑给火热的固态电池行业泼了一盆冷水。有业内人士表示,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核心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不过固态电池属于重资本行业且技术门槛较高,持续的研发投入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在火热布局的同时,企业也需注意“有技术但资金链较弱”的潜在风险,避免陷入发展困境。

  两大合作项目终止

  近日,安孚科技宣布终止与南平绿色产业基金等合资设立新型电池中试平台公司事项。交易进展情况显示,合作方之一高能时代控股股东股份被冻结,其经营稳定性及履约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可能导致项目运作风险。

  根据安孚科技今年3月发布的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南孚电池拟与南平绿色产业基金、高能时代签署合资协议,共同设立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的合资公司,推动全固态电池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合资公司将建设运营300MWh硫化物基全固态电池中试产线,并计划在2026年至2030年期间实现多个阶段的电池产品送样目标。然而,目前来看,仅仅时隔4个月,该项目便宣告终止。

  值得注意的是,除安孚科技外,蠡湖股份与高能时代的合作也于前不久终止。蠡湖股份公告称,公司拟将所持高能蠡湖45.45%的股权以0元的价格转让给高能时代。2025年7月15日,公司与高能时代签署了《关于广东高能蠡湖固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高能时代持有高能蠡湖100%的股权,公司不再持有高能蠡湖的股权。在交易概述中,蠡湖股份提到,高能蠡湖设立后,就合作协议中约定的出资事宜,高能时代一直未能按约定履行首期出资义务。

  据悉,蠡湖股份与深圳高能时代合作较早。2024年10月,高能蠡湖与高能时代(深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约定共同出资设立广东高能蠡湖固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投资回报周期较长

  有分析人士指出,上述两起固态电池项目终止事件,反映出固态电池绝非简单的技术迭代,而是涉及材料科学、电化学、界面工程等多个尖端领域的系统性创新。虽然固态电池正值风口,但其呈现重资产、高技术门槛特征,产品研发及量产需要大量资金和长期投入,短期内难以看到显著回报,对于主业利润有限的跨界企业而言,可能因此面临财务压力。

  “固态、锂硫、锂空等新兴电池技术在克服现有电池缺陷的同时,也会带来生产、高成本等难题,仍需走过一遍小批、量产、试用、降本的发展过程。”车夫咨询合伙人曹广平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当前,固态电池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一众头部企业凭借规模效应和量产落地优势抢占市场份额。相比之下,新入局企业在技术、成本控制等方面相对处于劣势,如何在产品研发和降本周期中保持竞争力是企业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之一。

  “固态电池的研发与产业化是一个‘烧钱’的过程。从实验室小试、中试到最终的规模化量产,每一阶段都需要海量的资金支持。虽然技术优势是核心竞争力,但如果缺乏资本支撑,技术就无法转化为生产力,这也是一种‘成长烦恼’。”清晖智库创始人宋清辉指出,“建议中小企业积极寻找对固态电池有长期战略布局的产业资本或大型基金,而非仅追求短期回报的财务投资者。同时,可以与资金实力较为雄厚的大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投入固态电池项目。联合研发与共享资源的模式能够有效分担研发成本,加速技术突破。”

  入局需谨慎

  在业内人士看来,固态电池行业虽然充满机遇,但也伴随着巨大的挑战,新入局企业需提前充分评估自身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

  宋清辉表示,展望未来,预计固态电池行业将形成“头部主导、多元并存、细分突破”的格局。新兴企业可采取差异化和专业化的策略,针对某一特定技术点或应用场景进行深耕,打造“单点极致”的技术优势。同时,应积极与风险投资、产业基金、政府引导基金对接,确保研发和产业化所需的资金。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还应积极寻求上市融资,拓宽融资渠道。

  整体来看,尽管固态电池行业门槛较高,但凭借更安全、更耐用、充电更快等优势,固态电池技术仍是众多企业竞争的焦点。今年以来,上汽集团(600104)、赣锋锂业(002460)等企业多个固态电池相关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从产品应用场景来看,固态电池正呈现多点开花的发展态势,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速。

  国信证券发布研报指出,2024年以来,随着下游应用场景不断扩展,固态电池的优势获得更好体现。固态电池成为影响未来车企格局的竞争要素之一,车企为提高动力电池安全性和续航能力,积极布局固态电池。电池企业如国轩高科(002074)、亿纬锂能(300014)等,也纷纷加快中试线项目建设与量产。同时,金龙羽(002882)、合源锂创等已经成功开拓无人机、建筑机器人等应用场景的订单。

  浙商证券(601878)发布研报称,固态电池技术已进入产业化拐点,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将成为关键突破期。该技术采用“负极—固态电解质—正极”的三明治结构,能量密度超400Wh/kg,硫化物电解质、硅碳负极等材料形成技术护城河。

  文丨本报记者 姚美娇配资实盘交易平台